陶瓷泵吸水管道和壓水管道的布置
1.吸水管道的布置
為保證水泵有良好的進水條件,非自灌充水的水泵宜分別設置吸水管道,三臺水泵(其中一臺備用) 各設一條吸水管道,水泵軸線如果高于吸水井最高水位,吸水管道上可不設閘閥,否則吸水管道上應設置閘閥,便于水泵的檢修,運行期間閘閥應處于全部開啟狀態,閘閥一般采用手動。
設有 3 臺或3 臺以上的自灌充水的水泵,水泵臺數大于吸水管道數目時,吸水管道應當吸水管道不少于兩條,當一條吸水管道發生事故時,其余吸水管道仍能通過設計流量。條數少于水泵臺數時,須設置聯絡管,在聯絡管上必須設置一定數量的閘閥,以保證水泵的正常工作。如圖 5-27 (b) 所示,三臺水泵 (其中一臺備用) 采用兩條吸水管道。在每條吸水管道上裝閘閥 1,在聯絡管上裝設兩閘閥 2,在每臺水泵的吸水管道上裝閘閥3當兩個閘閥 2 都關閉時,水分別由兩條吸水管道引向水泵 工和水泵亞。其他情況運行時均要開啟兩個閘閥2中的一個。
設置聯絡管雖然縮短了吸水管道的總長度,但增加了閘閥的數量和聯絡管,給泵站的運行管理帶來了不便。這種布置方式適用于吸水管道很長而又不能在泵房附近設吸水井的情況。
2.陶瓷泵壓水管道的布置
為了保證供水安全可靠,輸水干管通常設置兩條(在給水系統中有較大容積的高地水池時,可設一條),而泵站內的水泵一般均在兩臺以上。為此,就必須考慮當一條輸水干管發生故障需要維修或工作泵發生故障改用備用泵時,均能將水送往用戶送水泵站通常在站外輸水干管上設檢修閘閥,或每臺水泵壓水管道上設一檢修閘閥即每臺水泵壓水管道上設有兩個閘閥。這種閘閥為常開,只有檢修時才關閉。這樣布置可大大地減少總聯絡管上大閘閥的個數,因而既安全又經濟。樂水管道及管道上閘闊的布置方式較多,不同的布置方式對泵站的節能效果與供水的安全性有不同的影響。
供水安全性要求較高的泵站,為提高泵站供水的安全性,在布置壓水管道時,必須滿足:
(1)任何一臺水泵及閘閥停用檢修而不影響其他水泵的工作。
(2) 每臺水泵能輸水至任何一條輸水管道。
為了減少泵房的跨度,有時將聯絡管置于泵房外的管廊中,把聯絡管上的閘閥置于閘閥井中,如圖 5-30 所示
5.6.4 管道的敷設
1.管道敷設的一般要求
(1)互相平行敷設的管道,其凈距不應小于 0.5m。
(2) 閘閥、止回閥及較大直徑管道的下面應設承重支墩,防止將重量傳給水泵
(3) 盡可能將吸水管道、壓水管道上的閘閥布置在一條軸線上。
(4) 管道穿過地下式泵房鋼筋混凝土墻壁及水池池壁時,應設穿墻管,如圖 5-31所示。穿墻管的定位要求準確,否則將影響管道安裝
1一截水環;2一穿墻管;
圖 5-30 聯絡管在站外的布置
3一二期混凝土;4一鋼筋混凝(5)堰深較大的地下式系房和取水泵的吸水、壓水管道一般沿地面敷設,地面式案易或理深較淺的采房官 九發上濟內新設管道,使泵房布營簡、交國方他,推修場地06寬敞
2.管道敷設
(1) 地面上敷設
天泵吸、壓水管道直進直出,敷設在案房地面上,減小了管道長度和水頭損失,水條件好,便于安裝、檢修和操作,一般在 DN>500mm 及泵房埋深較大時,采取這種
設方式。為了便于泵房內通行,可以在壓水管道一側設跨越管道的便橋或通行平臺,同時要*慮管道檢修方便。
(2)管溝中敷設水泵吸、壓水管道均敷設在管溝中,如圖 5-32 所示。這種敷設形式泵房內整潔、通行便利。在 DN<500mm 的地面式或地下式泵站中采用較多。
為了減少吸水管道的水頭損失,也可以將吸水管敷設在地面上,壓水管道敷設在管為中,壓水管道一側作為泵房的主要通道。這種布置形式也采用較多管溝上應有可揭開的蓋板,蓋板一般采用鋼板,也可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板。管溝的寬度和深度應便于管道的安裝和檢修。直徑在 200mm 以下的管道ZH應敷設在管溝的中間,溝壁與管道側面的距離不小于 350mm直徑大于 250mm的管道應不對稱地敷設于管溝中,從上管壁到溝頂蓋板的距離L不小于 150mm,從溝底到下管壁的距離L;不小于 350mm,管壁到溝壁的距離,一側 L2不小干II77>77T350mm,而另一側L4不小于 450mm。
泵房內管道一般不宜架空安裝。地下式泵房埋深較大時,為了與室外管道連接,有時不得不架空安裝。管道架空安裝時,應作好支架或支柱,但不能阻礙通行,更不允許影響機組的安裝和檢修及運行管理;不允許管道架設于電氣設備的上方,以免管道漏水或凝露時,影響下面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
陶瓷泵吸水、壓水管道引出泵房后,必須埋設在冰凍層以下,并應有必要的防魔防震措施如管道位于泵站施工回填土的范圍內,則管道底部應作好基礎處理,以免回填十發生過大的沉陷,造成管道斷裂。